忏悔录 人谁无过 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

爷爷替死去父亲抚养我,但我今生却无法回报他了

 什么是“子欲养而亲不待”?我的体会刻骨铭心。 ——作者

儿时的记忆中,爷爷总会为我拭去眼泪,那种温暖的感觉,就像父亲一样  

  祖孙情 (油画-刘作品)

我终于长大成人,可爷爷已离我而去。这幅摄影作品中孙子尽孝的情景,对我来说,永远都不会有了

  祖孙情 (摄影-羽青)


学生时代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我的学生时代是爷爷供养的,我感谢他。但是,这个阶段也给我的人生留下了最大的遗憾,而且无法弥补。当我即将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有能力回报爷爷的时候,爷爷已经永远离开了我,离开了这个世界。此时,距离我大学毕业仅差半个月。


  我小时候,父亲去世早,母亲带我一段时间就改嫁了。从我懂事时起,就在叔叔或者姑姑家住。爷爷有五个孩子,三儿两女,我爸爸是老大。从小,我就是在叔叔家住一个月,再到姑姑家住一个月,这样一年又一年地长大了。叔叔和姑姑家都不宽裕,我在哪家住,爷爷就把我的生活费给哪家,这是我长大了以后才知道的。这些事情爷爷一直在默默地做,他和我在一起的时候,从来没有说过这些,只是问我最近学习怎么样,有没有孩子欺负我。


  爷爷没有多少文化,一直靠体力挣钱养家。他小时候很苦,种过地,后来在建筑工地干了很多年,一看就知道是出体力干活的人。爷爷年轻时身体挺好,后来由于多年劳作,虽然没有大病,但身板总是不太硬朗。爷爷是个说话声音大、性格直爽的人,在左右邻居中人缘非常好。


  爷爷、奶奶和老叔在一起住,因为房间小,我很少到那里去,多数时间都是爷爷来其他叔叔姑姑家看我。我上学后,爷爷给我送生活费的时候,总是趁别人不在屋,再往我手里多塞上几元钱,让我上学累了或者饿了的时候,“多买点吃的”。特别是1990年我上了高中之后,爷爷更是经常给我零花钱,我不要,他就硬塞给我,说:“该买什么书一定别省钱。”


  虽然叔叔、姑姑和他们的家人对我都挺好,但他们是可怜我,和爷爷对我的好不太一样。我的业余时间除了帮大人干家务活以外,就是学习了。当然,我穿的衣服不如同龄孩子的好,都是亲戚家孩子穿旧的,这些我并不感觉怎么样,让我非常难过的是,没有人给我开家长会。


  到了期中或期末,同班同学的父母都来开家长会。老师知道我的情况,安排我在开家长会之前往各个书桌上发试卷,发完后让我听听这一学期的总结。每到这个时候,我就把一打打订好的各科试卷放在每个同学的书桌上,然后坐在班级的角落里,和家长们一起听着各科老师的总结讲话。家长会结束后,看着家长们拿着自己孩子的试卷陆续离开教室,我只能默默地把自己的试卷从座位上拿起来,装进书包里,再帮老师收拾好教室,离开学校。


  我感觉自己不聪明,也许是因为我足够努力、足够用功,1993年我终于考上了大学,是吉林省内重点的工科大学。这样一来,学费就成了最大的问题。为了供我上大学,爷爷把他多年的积蓄都拿出来了。他上班的时候,因为没有多少文化,挣的钱不多,退休金也不多,但他倾其所有,总算是把我送进了大学校门。在当时,上大学还没有助学贷款一说,如果缴不上学费,只能停学或退学。我虽然不是在爷爷身边长大的,但我心里知道,他是真的为了他的孙子,再一次地承担起了做父母的责任。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感觉到:爷爷真疼我!


  有一年暑假回去看爷爷的时候,才知道爷爷又去给一家工厂打更了。我问他为什么退休不在家待着,爷爷说在家天天闲着没事,找个事做挺好,我也没再多问。上大学后我长期在学校住宿,只有寒假和过年的时候才回去,暑假有时就不回去了,因为已经没有真正属于我的家。虽然叔叔、姑姑一直都说,要我把他们的家当成自己的家,但那种寄人篱下的感受只有自己知道,这一点爷爷最理解我。每次我给爷爷打电话,爷爷都说:“在外边注意照顾好自己,钱不够了给我打电话。”那时候每逢周日休息、学校没有课或者没有活动的时候,我就出去打工,有时给商店发传单,有时给批发部当送货员,寒暑假的时候到饭店当传菜员。每次春节前回家,我买了东西给大家时,爷爷总是埋怨我:“怎么到了年底才回来?”我说:“我假期去打工了。”爷爷就暗自叹气。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家的孩子是苦的,但有爷爷这样惦念着我、关注着我,已经足够了。


  在我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我的妈妈来学校找我了。是同学告诉我的,让我到数学系教研室去一趟。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很突然。进了数学系教研室,我见爷爷、老姑都在那里,他们是和我的母亲一起来的。教我们高数的董老师也在,他看我来了,向我点点头就出去了。我和母亲对面坐着,过了半天,我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还是母亲先说话了,她没问我现在生活得怎么样,她说的全都是她目前的情况。她说,她再婚后一直没有孩子,如果我将来能赡养她,她可以承担我大学期间一半的费用。我坐在那里听着,不知道怎么回答她。十多年了,她没有和我见过一次面,我马上就要从苦日子里熬出来了,她才在这个时候想到了我。可是,她毕竟是我的母亲,我还是她的儿子。我说:“我是你儿子,我能赡养你,但不用你拿钱供我上学,我的钱还够用。”然后,我就慢慢地推门出去了。门口,董老师还在走廊的窗前吸着烟,看我一个人出来,他拉了我一把,想说点什么,但没说出口。


  后来,我大三的时候,学校团委组织国庆节活动,我们几个室友正在宿舍排练一个节目。当时宿舍每个房间都有一个公用的磁卡电话,爷爷来电话了。他打电话总是像喊一样,问:“喂,钱够不够?”我说:“够用,放心。”爷爷又问:“现在晚上还打工吗?”我说:“有时候去。”爷爷又叮嘱我说:“别去了,好好学习,功课是主要的……”看爷爷这么啰唆,想着还在排练节目,我有点不耐烦了,说:“知道了,我们练节目呢!”爷爷马上说:“好了,钱不够,马上告诉我。”我立即撂了电话。


  放下电话,我马上感到自己做得不对,爷爷是关心我,才多说了几句,我怎么能这样不耐烦地打住他的话呢?室友也说我这样做不好,我立刻抓起电话往回拨,可是那边已是占线了。这件事过去了,我忘了,也许爷爷也忘了。此后,爷爷还和往常一样,每隔两个月左右打一次电话,问我学习方面费用够不够,问我缺不缺零花钱。我寒假、春节回去的时候,爷爷也没有提起这件事,他对我还和以前一样。


  大学四年级快要毕业的时候,同学们都在联系找工作的事,那时候大学还给学生们分配工作。我们在忙着毕业考核、与工作单位联系报到的事。虽然我的工作单位已经找好了,但毕业之前的事情还是很多很乱。这时候,家里来电话了,是叔叔打来的,说爷爷病了!我立即打车往医院赶,到了医院才知道,爷爷是脑出血发作,已经在医院抢救了四天多,前三天一直昏迷,第四天只清醒过来半天。我赶到的时候,爷爷还在昏迷着。我在医院护理了两天,爷爷还是没有清醒过来。我虽然陪着爷爷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两天,但爷爷没能睁开眼睛看到我,也没有和我说最后一句话就走了。


  后来,在办完爷爷后事的时候,老姑告诉我,这几年爷爷给我的学费一部分是他的退休金,另一部分是他打更挣来的钱。因为爷爷的退休金不够我的学费,他就出去给工厂看大门了,一直到供我读完了大学。


  听到这些,我心里真的特别难过。我的大学快读完了,还有半个月就毕业了,且已经去接收单位报到,就要挣钱了,可是,一直供养我到大学毕业的爷爷却在这个时候走了,他没有花到我一分钱!


  我上大学的时候,爷爷就已经是七十多岁的人了,由于多年的劳累,他的身体并不好,还硬撑着去打工挣钱供我读书。是亲情和血缘汇成的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东西,支撑着爷爷,使他为了他的孙子,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我明白,爷爷这样做,不是图我能给他什么回报,他只是替我的父亲——他的儿子,承担着对我的抚养责任。他对我的爱,不只是爷爷对孙子的爱,还是父亲对儿子的爱。


  从小到大,我的确吃了很多苦,但我逐渐长大后才明白,人在小时候吃些苦不算什么,这些苦让我回忆起来,都不会感到特别难过。我最难过、最遗憾的是,爷爷在我即将完成学业,在社会上即将有了生存能力的时候,在我最想报答他的时候,他却那样不声不响地走了,我没有任何机会去孝敬他老人家!


  爷爷的走,成了我心中一道过不去的坎儿,总感觉堵得慌。在我毕业准备离校的时候,教我们高数的董老师特意找到我。董老师快退休了,除了他,学校里没人知道我的情况,包括我的室友。在教研室里,董老师像长辈一样抚着我的头,劝我说:“想开点,不要难过,好好去上班。你爷爷辛苦一辈子了,现在去享福了。老人对你好,现在你大学毕业,他的心愿已经全达到了,也算高高兴兴地走了。你想想,如果你大学没人供,就只能到外去干零活,那样,你爷爷会安心吗?现在你顺利地读完了大学,老人就没什么可牵挂的了,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了。”我点头,觉得董老师的话有理。可是,我爷爷可能没什么遗憾了,而我心里的遗憾,今生今世都无法弥补。


  我毕业分配在省内一家大型企业工作,经济条件逐渐好转了,现在已经结婚,孩子都上学了。记得我送孩子第一天上学,看到孩子和同学们撒欢似地往教学楼里跑,我想起了我爷爷,想起我小时候爷爷接送我上、下学的情景。有几次孩子新学期开学,我拿着学校发的清单到商店给孩子买学习用品,又想起了我爷爷,想起爷爷多次给我打电话的情景,他每次都只是问:“钱够不够?”


  什么是“子欲养而亲不待”?我的体会刻骨铭心。    


吴建林

留言列表
发表评论
来宾的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