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录 人谁无过 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

太爷爷,我没来得及为您送行

人的一生会有很多遗憾,但有些遗憾注定会成为你一生的伤痛,你会来不及弥补,也没有办法去弥补。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真的很让人心酸。 ———作者

作者上大学时的照片

   2018年12月31日是我的太爷爷去世18周年的日子。随着太爷爷忌日的临近,我越来越思念他老人家,不知他老人家在那边过得可好。

   记得我的太爷爷是在1991年来的我家,当时我11岁,上小学四年级。太爷爷的木工手艺非常精湛,人品和他的手艺一样的好。在我大三的时候,他老人家去世了,享年97岁。  

   我当时就读于长春大学,正准备毕业论文和实习的事。为了不影响我的学习,家里封锁了我太爷爷去世的消息。没有见到太爷爷的最后一面,是我最遗憾的事情。  

   在我寒假回家兴冲冲地第一时间跑到太爷爷的房间,看到镶着黑色相框的遗像,还有空荡荡的大床的瞬间,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当父母进来的时候,我立刻扑到父母的怀里,扑打着父母的胸膛:“为什么啊?为什么不告诉我?!”我的内心真的难受,感觉天塌了一样,喘不过气来。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这么难受过。

   在我一阵巨大的悲痛过后,我和太爷爷10多年朝夕相处的点滴往事,就像放电影一样,在我脑海里重现。

   在我大爷爷、三爷爷相继去世之后,我爷爷由于“文革”期间的打击,身体一直不好,无力照料太爷爷了。我父亲是长孙,太爷爷就被父亲接到了我家。

   我的太爷爷一生做木工活,手艺高超。据说,别人在给木板拼缝时,刨多少刨子都弄不好,而太爷爷几刨子就能搞定。太爷爷不吸烟、不喝酒,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练就了一副硬朗的身板和仙风道骨,只有脸上留下了岁月的沧桑,严肃而温和。  

   我是家里的独生女,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无暇顾及我的生活起居,只有在严肃地检查我的学习成绩的时候,我才小心翼翼地坐在他们的身旁,倾听着他们的谆谆教诲。

   太爷爷的到来,使我不再孤独,有了可以放肆地撒娇的对象,还有了和太爷爷共同分享好吃好喝待遇的机会,同时也有了躲避父亲呵斥、母亲唠叨的“避难”场所。无论我有什么他们认为的过错,只要太爷爷在,他们绝不敢开口教训我。  

   太爷爷喜欢看老电影,特别是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老电影。他看电视时有个习惯,就是不看不睡,看的时候就睡。每当我为他关掉电视时,他又睁开眼睛,吼道:“我还看呢!”这时我就问他:“您看什么呢?”他就不假思索地回答:“中国胜利!”  

   太爷爷91岁高龄的时候,身板依然比较硬朗。在我读高中的三年里,学习比较紧张,晚自习到9点才结束,9点40分左右才能到家。那时在我回家的路上,有一段没有路灯的路段,接我回家的任务,无论父母怎么劝阻,太爷爷都是绝对的当仁不让。太爷爷每晚风雨无阻地在那路灯的尽头等着接我,那可是一千多个夜晚啊!太爷爷对时间掌握得非常到位,当我走到那里时,肯定有一位老人手里拿着电筒在那里发信号等着我。

   记得在一个滴水成冰的夜晚,天气出奇的冷。由于我帮助一位离我家不算太远的同学搞班级卫生,忽视了太爷爷的嘱咐,没有在那个时间段准时到达。太爷爷等不到我,就急急忙忙向学校的方向迎去。由于我和那位同学一路说说笑笑,没有留意从路上经过的行人,更没有想到太爷爷会来学校接我。等我到了那个没有路灯的路段时,没有看见太爷爷的身影,我害怕极了。犹豫片刻,我壮着胆子,惶惶地跑回家。到家后气得我摔下书包,一头钻进被窝,大哭起来。  

   一个多小时过后,我在睡意朦胧中,听见了咣咣的敲门声。母亲和我惊诧地打开房门的时刻,一股冷气伴随着刺骨的寒风向我袭来,我不禁打个寒颤。太爷爷像一个神话中的白胡子老头,满头的白花花的霜,冒着腾腾热气,愣愣地站在那里看着我。他没有一句责怪的话,只是如释重负地蹒跚着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原来,我的太爷爷一直走到学校,听门卫说学生早已放学了,然后太爷爷才急急忙忙地往回赶。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在一个漆黑的隆冬的夜晚,往返5公里的路程,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我不由得流下感动的泪水,给太爷爷端上一杯热茶,拉着他老人家冰冷的双手,哽咽着说:“对不起……”  

   就这样,我一直在太爷爷的精心呵护下完成了高中学业,顺利地考上了大学,这里无不凝结着太爷爷对我的厚爱以及无微不至的关怀。

   太爷爷文化不高,在旧社会读过几年私塾,颇识几个大字。我也不知道他老人家是否看得懂,反正他经常翻动父亲读过的报纸。  

   太爷爷为人纯朴、正直,有一套自己的处世哲学。太爷爷经常给我讲他的亲身经历、讲家史、讲故事、讲他的木工手艺。由于我和太爷爷的相处,我的知识也变得丰富。

   每当在那温暖的夏日,我家的院子就是我和太爷爷的乐园。我们背靠着院子里一棵粗壮的海棠树聊天。我轻轻地依偎在他老人家的身旁,双手支着下巴,静静地趴在他老人家的一只微微翘起的膝盖上。太爷爷则用一只手爱惜地、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记得有一次我考试成绩不佳,受到了父母的责备。在那棵海棠树下,太爷爷给我讲述了一则由于缺少文化知识造成了严重后果,甚至丢掉性命的寓言故事(具体是哪个故事我忘了)。然后,太爷爷富有哲理地进行总结,鼓励我不要气馁,要好好学习,长大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处个好对象,赚很多的钱,孝敬父母,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  

   太爷爷督促我学习有一套他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即顺应我的天性,因材施教。上小学的时候,学习之余,他老人家为我贪玩站岗放哨,在我父母回家时及时发出信号,为此我躲过父母好多少次的“审查”。后来我上高中的时候,父母经常回家很晚,太爷爷会纵容我下晚自习回家先看一集《新白娘子传奇》,然后再去学习。父母总是叫我快点——快点写作业、快点去上学、快点把成绩搞上去……可我的太爷爷总是叫我慢点,叫我不用着急。而这样做,我学习效率竟然很高,我和太爷爷都暗暗高兴。

   我的太爷爷给我的一种深刻的感觉,那就是,任何事情到最后都会变得好起来、有趣起来。我从他身上得到了从烦扰缠身的父母那里得不到的关心和爱。

   太爷爷对我父母的要求非常严格,经常监督他们不许收受别人的财物。每当我家添置一件贵重的家用电器,或者高档的生活用品,比如烟酒之类的东西,太爷爷都要仔仔细细地盘问来路正不正,父母只有小心翼翼地向他汇报。这时我才感到太爷爷的威严,并偷偷地窃笑,心里恨恨地嘟囔着:“哼!你们也有怕人的时候,在我面前的八面威风和精气神儿都哪儿去了?”

   记得有一年,母亲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省政府为了表彰先进,繁荣和促进党的教育事业,奖励了每一位获奖者一台永久牌女式斜梁自行车。那时,像这样的自行车还是比较珍贵的,不是谁家都买得起。太爷爷围着自行车转了三圈,表情非常严肃,然后开始刨根问底:“哪来的?你家又不缺自行车!”没办法,母亲只好拿出奖励证书让太爷爷看。太爷爷大概看不懂,让我念。听过后,太爷爷面无表情地倒背着手回到屋里。虽然他老人家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我感到在他老人家的心里,一定为母亲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倍感骄傲吧!  

   我的父亲很怕我的太爷爷。别看他在单位呼风唤雨,回到家里在太爷爷面前就像绵羊一样温顺。父亲和母亲争吵时从来不敢高声,总是背着我的太爷爷。太爷爷耳朵有点聋,可我还是听得见的。他们讨论问题时也像做地下工作那样,偷偷地进行。父亲有时出差开会拿回来的纪念品也不敢让太爷爷看见,恐怕他老人家节外生枝,再来一阵子的盘问。  

   父亲对我的严格教育也是背着太爷爷,唯恐他“出兵”干涉,助长我的“嚣张气焰”。记得有一次我们学校出去劳动,一位男同学借给我一副皮手套,父亲看见这不是女孩用的手套,狠狠地教训了我。太爷爷听见了,又狠狠地把父亲训斥了一顿。我第二天放学回家,看见一副女孩用的精致皮手套放在我的桌子上。我以为是母亲买给我的呢,一下子冲到母亲的房间,亲昵地搂着母亲的脖子说:“你真好!”母亲诧异了,责怪我发什么疯,并说不是她买的。父亲是不会注意这些小节的,我就想到了,一定是太爷爷买给我的。于是,在我的心里立即涌起一股股暖流,甜蜜浸透了我的心扉,不由得唱出了声:“世上只有太爷爷好……”

   我的太爷爷是个闲不住的人,特别的勤劳。那个时候,我家住的是平房,在我家前后院有不少菜地。每到春天,都要在农村的舅舅、舅母的帮助下种上土豆、豆角、黄瓜、茄子和大葱之类的蔬菜。父亲不会种菜,母亲是外婆家的老大,是在农村长大的,在我的印象中母亲什么农活都会干。为此,只有母亲利用早晚和星期天打理菜地,父亲只能在母亲的督促下,在种菜之前翻翻地,到了上班时间就走了,并告诉太爷爷不要干活。太爷爷只是表面点头应允,而太爷爷在我的父母上班时间内偷偷地把菜园的残枝败叶打扫干净,栅栏也用绳子绑牢,然后接着父亲翻过的菜地继续翻下去。毕竟太爷爷年龄大了,翻得不够深,父亲还得返工,但是这拳拳爱子之心,感人肺腑。  

   记得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父母有事出去参加应酬,我回到家里看见太爷爷坐在一个装有半袋细石子的编织袋上,仰靠在朝阳的栅栏上,好似在那儿舒服地享受着春天暖暖的阳光。当我走近一看,是他老人家怀里抱着工具在那里睡着了。由于春风稍大,弄得太爷爷满脸的灰尘,头上还有飘落下来的凌乱的树叶,是他老人家太累了。我心疼极了,扶起太爷爷回屋休息。看到太爷爷酣睡的样子,我的眼睛湿润了。在以后的时间里,我父母在上班之前把工具都藏起来,防止太爷爷再次“作案”。

   我的太爷爷是一个行为非常检点和自觉的人,从来不愿意麻烦别人。他老人家的房间和床铺从来都是干净利落的,衣服和物品的摆放也很整齐,比我强多了。而且,太爷爷从来不去我父母的房间,从来不自己单独吃小灶,对于我们对他的照顾从来不买账。父母不知道多少次因为给太爷爷开小灶而挨骂。太爷爷不但要骂,也不吃,都拿到桌子上让大家一起分享,记不清为此我占了多少的“便宜”。

   在太爷爷96岁的时候,身体大不如从前。虽然没有什么病,但是走路不如以往敏捷,思维也不怎么活跃了。他就要求在自己的房间吃饭,大概是怕我们嫌弃他吧。但是他的“目的”和“野心”没有达到,我们始终在一个桌子上吃饭,一直到我的太爷爷去世。  

   在我读大学期间,我和我的太爷爷互相思念着(我家在双阳,学校在长春市内,我平时住校不方便总回家)。这个世上没有什么比亲情更加坚固的感情,朋友和恋人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消失在你的生命中,而只有那血浓于水的亲情,才会一直环绕着你,不曾远离。在我记忆里最为深刻的是:每当父母以及太爷爷的孙男弟女孝敬他老人家许多好吃的东西时,他都偷偷地留下来等我与他老人家共同分享。我上大学住校不经常回家,他老人家就一茬儿接着一茬儿地留起来一部分,等到我回家时拿出来给我吃。记得有一次我放假回家,太爷爷翻箱倒柜,把留下的好吃的东西捧到我面前时,我发现里面的东西有的已经过期发霉,不能吃了。这令我心里十分不好受,我恭恭敬敬地接过来,满含泪水地给太爷爷深深鞠上一躬,发自内心地高喊:“太爷爷万岁!”

   上大学以前,只要跟太爷爷在一起,总会每天都笑嘻嘻的,可是自从我上大学后,每天都忙着学校的事,对太爷爷的关注就不是那么多了。

   在太爷爷去世以后,我才知道,太爷爷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这里面大概有他日日夜夜对我思念的原因。缺少了我的膝下缠绕以及嬉笑打闹的乐趣,才加速了他老人家衰老的进程吧!虽然经过医生仔细检查,没发现什么病,但是他老人家却出现了越来越糊涂的征兆,毕竟是接近百岁的老人了,大概就是现在所说的阿尔海默症的先兆吧。慢慢地,他老人家谁都不认识了,包括我的父亲。而且,他经常把钱当手纸,半张半张的小额的纸币在院子里随风飘来飘去,有十元的,也有五元的,还有几角的。这都是他老人家的“杰作”,证明他老人家确实老了。而他老人家唯独念念不忘的是我,他只认识我,还能叫得上我的名字。

   他老人家处于这种状态下,也没有忘记给我留下好吃的东西,留到有的已经腐烂了,他就是舍不得吃。那时的我正经历着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有时放假也不回家,和同学出去打打工或四处游玩,对太爷爷很是忽略。现在想来,那时的我真的不懂事。我曾看过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在一家养老院,进来一位带孩子的探望者。这位探望者马上被围在中间。那些整整一星期都没起来床的老人开始按铃要轮椅,甚至那些好像一直处于昏睡状态的老人也醒来看这个孩子。可见,孩子具有一种惊人的安慰人、使人康复的力量。也就是说,年轻人可能挽救老年人。我总想,如果我能多陪陪太爷爷,他会不会多活几年?也许会成为百岁老人也说不定呢!那时我的父母工作非常忙,他一定是孤单的,没有我的陪伴,他少了很多生活乐趣。也可能是由于我上大学暂时离开,而使他老人家度日如年吧?由此可能加速了他老人家的提前离世吧?!

   听父亲说,在2000年12月30日那天,一大早太爷爷没起床,父亲到他老人家房间看他时也没有任何征兆,就是酣睡,千呼万唤也不吱声。到了医院,医生说年纪太大了,各种器官都已经衰竭。在医院的一天一夜,太爷爷也是静静地躺着、睡着,于第二天半夜,也就是在2000年12月31日凌晨,在新的一年、新的世纪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刻,太爷爷突然醒了,环顾四周半晌,听父亲分析,可能是在找我吧。然后,没有留下任何话,我的太爷爷就这样无望地、悄然地、静静地一个人带着对我的思念离开了我们。在清理他老人家遗物的时候,还有他老人家留给我的许多好吃的东西,尽管部分已经过期发霉。看到这些,我的眼泪直流,感觉自己很无能、很渺小,啥也做不到,真心想我的太爷爷。

   太爷爷的一生,是勤劳、正直、智慧的一生。他老人家的一生从来不接受任何人的特殊照顾,总是干干净净,以他独立顽强的性格走完了他老人家的人生旅途。就是在他老人家躺倒不再起来的时候,也只有一天多的时间,就是说,他老人家只给我们留下不到36个小时的孝敬他的时间。他老人家没有给晚辈们增添一点点的麻烦,留给我们的只是永久的思念。  

   在我完成大学的学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刻,特别是我有了可爱的女儿以后,一想起这些,就心酸难过。对不起啊,我的太爷爷,是您把晚年的关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我,可我在您的弥留之际,没尽到一个曾孙女应尽的义务,没来得及见您最后一面,没来得及为您送终,这是我终生的遗憾和悔恨。每每想到这些,我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真心觉得自己很不孝。太爷爷疼了我十余年,我却连太爷爷最后一眼都没看到,最后一程都没送到。而太爷爷最后只记得我,只认得我,临终前最想看到的也是我啊!我不知道我该怎么去表达,我很遗憾,这也是我到现在一直都没有迈过去的坎儿。我现在的单位有时候会有些帮扶活动,比如偶尔会去单位附近的养老院照顾孤寡老人。有时,恍惚间会觉得某个人很像我的太爷爷,就想对他们好一点儿,来弥补心中的遗憾。  

   我可敬可爱的太爷爷,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无论岁月如何流逝,关于您的记忆却一直就在眼前:我的父母结婚前,您在70多岁高龄时还在为他们制作结婚用的家具;您以高超的手艺为我母亲的学校制作春节期间耍龙的龙灯;您为我留着已经过期发霉的许多好吃的东西;您为了我横刀立马呵斥父亲的严肃神情;我们攻守同盟和父亲斗智斗勇的日日夜夜;您天天接我放学回家的疲惫身影……  

   我的太爷爷,您是那个曾经给予我温暖的人,是那个曾经帮助我成长的人,也是那个在以后的岁月里都会让我念念不忘的人。在太爷爷去世18周年即将到来之际,面对太爷爷的遗像,呼吸着太爷爷留有余香和体温的件件家具,怀着“没来得及为您送行”的遗憾,祝愿您老人家在天堂生活得更好。

   单丹

 

 


 

留言列表
发表评论
来宾的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