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录 人谁无过 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

想起可怜的母亲愧疚和自责的泪水就在我心底流淌

 

这天底下,哪有儿子眼见母亲有病,吃不下饭,摔跤……却不给母亲买药,不领母亲上医院,木讷得像个傻子一样?对不起,母亲,都怪我,都怪我啊! ———作者

本文作者近照


2009年9月2日14时左右,我的母亲因严重贫血导致器官衰竭而病逝。她老人家是带着哀怨离我们而去的。如果我们能在发现母亲胃不好时就马上带她到医院诊治,她就不会这么快走到生命尽头。都怪我们当儿女的没心没肺,没把母亲的病当回事,一拖再拖,拖到不能再拖。这期间,母亲进食少,低血压,贫血,摔跟头,后背痛,心情焦虑,营养不良……可这些都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在母亲的儿女中,最应该忏悔的人是我。母亲给了我生命,可作为母亲最疼爱的老儿子,我却对母亲的病漠不关心,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和孝道,真是令母亲寒心啊!我恳请编辑,把我这篇表达愧疚和自责的文字呈现给读者朋友,让他们讥笑我、鞭挞我!谴责我这个空有满腔的孝心,却没有什么行动的不孝子吧!


  没把母亲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


  我是母亲的老儿子,我18岁时父亲就因病去世了。我成家之后,跟母亲一起在宽城区铁北的老房子住了8年。在这8年里,母亲与我妻子的婆媳关系不太融洽。她们虽不大吵大闹,也算是“冷战”。

  有人会问:她们为什么冷战?说出来让人笑话。婆媳俩同在一个小集体企业上班,厂子是生产建材的,俩人在一个车间。据说在一次干活时,两个班组为了一个水桶争得不可开交。说来也巧,偏偏是婆媳俩各代表一个班组,于是俩人争抢起来。从那以后,婆媳间就有了隔膜。再加上各班组的女人堆里总免不了有爱扯老婆舌的长舌妇们,飞短流长地在俩人之间传起闲话来。这个在我母亲面前说:“你儿媳妇说你做饭不好吃,还说你偏向二姑娘……”那个在我妻子面前说:“你婆婆说你不懂事,没大没小……”这一来二去的,无形中又加深了婆媳间的隔膜。


  我女儿和我二妹子的女儿差不多大。为了照看我二妹子的女儿,母亲不上班了,在家专门照看这个孩子,并操持家务。而我女儿一直在我妻子单位的托儿所,每天早上上班时,妻子都要把女儿带到托儿所。托儿所条件不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小单位都是靠煤炭烧炉子、烧火炕取暖的,女儿所在的托儿所是一铺大火炕,不论冬夏都往外窜烟。为此,我妻子直发牢骚:“哪有奶奶不看孙女的?”后来,我女儿上学前班时,我母亲也没有接送。为此事,我妻子一直有想法。


  后来,我们一家三口从宽城区铁北的老房子搬到朝阳区宽平大桥附近的平房居住。搬走时,母亲没有同我们一起走,而是留在老房子里一个人住。我百般劝说母亲与我们同去,母亲却说:“再过两年的……”此后,母亲再也没去我们家住过,我这个当儿子的,也没再要求母亲与我们同住。


  再后来,母亲是被二妹子接走了,可没住几个月,母亲又执著地搬了回来。个中原委,我不得而知。二妹子对我们说:“妈在我家住不惯,觉得还是一个人更自由……”


  母亲回到自己家不久,经别人介绍找了个后老伴儿。后老伴儿与母亲相处得不怎么和谐。他太爱干净,甚至有点洁癖,总嫌弃母亲不利落。比如母亲洗菜、洗衣什么的,不小心滴落在地上一点水,他也要呲儿母亲几句。他的个性也比较强,做事不太考虑别人的感受。比如那年我大妹子从农村拿回来两个大酱块子,想让母亲下大酱。以前母亲每年总是在自家院子里下大酱,下出的大酱很好吃。可后老伴儿说啥也不让母亲下两个大酱块子,非要下一个不可。我大妹子为此与他理论起来。他却对母亲说:“你要是把这两块都下了,我就把缸砸了……”母亲被气得直哆嗦。


  说起后老伴儿惹母亲生气的事,有一次我也在场。那是2009年的母亲节,我早上下班后坐车到母亲家,中午吃饭时,母亲从冰箱里拿出一块熟肘子肉,“这还是春节时你大妹子拿来的呢。”母亲说着,就去弄蒜酱。后老伴儿听罢却说:“不弄蒜酱,蘸咸盐吃。”你说,吃肘子肉哪有蘸咸盐的?母亲没听他的,把弄好的蒜酱放在饭桌上,我看见母亲脸上现出不悦的神情。


  俗话说,什么病都是从气上得的,母亲跟后老伴儿磕磕绊绊地过了10年,在这10年的光阴里,她能过上几天舒心的日子呢?


  其实,母亲早就有不跟后老伴儿过的意思,还是想与我一起住的,只是不好意思明说。记得那是2006年或2007年的春天,我大妹子的儿子———我大外甥结婚。在酒店里,母亲见我们一家三口到了,离大老远就从座位上站起来向我们走来。母亲走上前一把握住我妻子的手,说:“那后老伴儿总呲儿我……”母亲说的这番话,言外之意是她不想跟后老伴儿过了,想到老儿子家去啊!她是希望老儿子媳妇能说出“到我家过吧”这句话来。可我妻子却搪塞过去了,没搭母亲这个茬儿。当时我这个当儿子的就在旁边,却连一句让母亲宽心的话都没有。虽然我有心让母亲到我家来,可是我做不了妻子的主,进退两难啊!我可怜的母亲也是进退两难,她不跟后老伴儿过,也没谁家可去啊?


  记得2009年春节,我和大哥曾探讨过母亲的归宿问题。我家和大哥家相隔不远,初二早晨,我们一家三口搭乘大哥家的面包车一起去母亲家拜年。我们在车上唠起了母亲和后老伴儿的事。说起后老伴儿总呲儿母亲,我气愤地说:“咱们把他赶走吧……”我大哥却说:“把他赶走妈上哪儿去?上你那儿养老啊?”


  大哥这句话,就像一股强劲的西北风灌进我的嘴里,呛得我说不出话来。是啊,母亲要是不跟那后老伴儿过了,她上哪儿去养老呢?母亲虽说有两个儿子,可大儿子住房有限,家里没有母亲住的地方;我这个老儿子是打算让母亲到自己家养老,甚至心里想过宁可与妻子“打八刀”也要让母亲与我一起住,可心思归心思,想法归想法,不行动还是等于零。我妻子与母亲有隔膜,不情愿接纳母亲,母亲又能去谁家呢?到我那三个妹子家吗?母亲的旧观念又不愿意麻烦女儿们。


  没把母亲的疾病放在心上


  母亲的身体一直还好,就是有点胃病。要说母亲的胃病,起初只是发胀、反酸、打嗝什么的,后来可能是跟后老伴儿总生气,胃病在不知不觉中加重了吧?可是我一直没把母亲的病放在心上。


  记得大约是2000年的元旦,我去铁北母亲家看望母亲。我在火车站前的饭店买了红烧刀鱼和锅包肉,在母亲家附近的超市买了几瓶啤酒。吃午饭的时候,母亲总是习惯伺候家人的饭局,把米饭盛在碗里,放在每人就餐的位置。我见母亲碗里的饭比以往少了许多,就问:“妈,你怎么吃这么少呢?”母亲说:“我胃里堵得慌。”母亲说这话时,一脸忧郁的表情。“堵得慌”?我在心里下意识地感到不安,可也只是限于在心里想一想,却没有行动起来。那时,我如果能为母亲买点胃药,即使不能彻底治好母亲的胃病,也能有所缓解啊!


  我老妹子在医院当护士,平时母亲身体有毛病都依靠老妹子。我那次没给母亲买胃药,母亲的胃不舒服,自己忍着,也不对老妹子说,我事后也没对老妹子讲,老妹子可能也没给母亲买胃药。唉!我这个空有满腔孝心的儿子,却一点行动都没有,这孝心就等于零!


  大约是2008年的冬天吧,忘记是哪一天了,我老妹子给我打电话,说母亲摔跟头了。母亲是怎么摔跟头的?是走路磕绊摔的,还是头晕迷糊摔的?我也没多问,就以为母亲是走路磕绊摔的。母亲那次摔跟头之后,又摔倒过好几次。我可怜的母亲,最后摔倒那次竟然把牙齿都磕掉了好几颗,嘴巴缝了好几针!直到那时我才知道,母亲的高压才90啊!她是因为头晕才摔倒的。


  母亲去世以后,我在一本医学杂志上看到与母亲相同的病例,印证了母亲是由于体位性低血压引起的头晕而摔倒的。杂志上说,体位性低血压又叫直立性脱虚,是由于体位的改变,如从平卧位突然转为直立,或长时间站立发生的脑供血不足引起的低血压。现在说这些,都是马后炮了。


  唉!想想,还是我对母亲关心不够啊!母亲摔倒好几次,我一直以为是走路磕绊摔的呢!都怪我嘴懒,去看望母亲时,怎么就没问问母亲摔倒是走路磕绊的还是头晕引起的呢!我若是尽早领母亲去医院诊治的话,由低血压引起的头晕是可以治好的啊!


  转眼间到了2009年3月份,我给二妹子打电话询问母亲的情况,二妹子说母亲后背痛。我那时单位还没发医保卡呢,就用女儿的医保卡到药店给母亲买了治疗跌打损伤的药水。在周六的上午,我下夜班后去了母亲的家。当我到母亲居住的楼房单元时,大老远地就看到母亲正伫立在二楼的平台上,隔着玻璃窗往下望呢!


  此时此刻,我的心像刀割一样疼痛。“唉!我这个当儿子的,还是来看望母亲的次数少啊!”我在心里说。我上了二楼的平台上,见母亲手里拎着菠菜。母亲是刚从菜市场回来,之后就一直站在平台上等着我了。


  接下来的一幕,让我至今想来仍然钻心地疼。我们刚一进屋,母亲就忙不迭地撩起衣服,让我往她的后背擦药水。母亲这样急不可待,可见她的后背不知有多疼呢!我慈爱的母亲啊!你有病,挺着、瞒着,生怕给儿女添麻烦。你可知道,为母亲看病,是我们儿女天经地义的责任和义务啊!


  也是在母亲去世后,也是在那本医学杂志上,我才知道,母亲的背痛也是低血压引起的。可当时我怎么就没有把背痛和低血压联系在一起呢?我怎么就没有领母亲上医院检查一下呢!


  我对母亲的爱三心二意,而母亲对我的爱却是一心一意。记得那次我临走时,母亲突然问我:“你手头儿紧不?自个儿攒俩钱儿没?”我说:“不,没有。”我当时一头雾水,挺纳闷的,往常我来,母亲也不问我钱的事啊!只见母亲拿出500元钱,硬是塞给我,说这是我老妹子给她的。我心里有愧啊,我这个当儿子的,平时不常来看望母亲,就是来了也不过是花20元钱买点水果啥的,哪能再要母亲的钱呢?但母亲执意要给,我最后还是收下了。第二天下夜班回到家,我嘚瑟地把这500元钱给了我妻子。我的意思是,让我妻子在嘴里或心里说我母亲个“好”字。


  像母亲那一代老年人,不奢望儿女给多少钱,最盼望的是儿女能常回家看看,跟他们唠唠家常。在他们的心目中,这才是孝心,这才是最让他们高兴的事。瞧,我说得比唱得还好听,似乎什么都明白,可行动呢?百善孝为先,人人都会说,这个理儿我也懂,可我这个空有孝心的儿子,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说,就连常回家看看都做不到啊!我天天晚上值夜班,白天除了下棋就是下棋,周而复始。我这个当儿子的,应该多去陪陪年迈的母亲,多去关心母亲的健康才对啊!


  可是我没有做到这些,而且同样的错误一犯再犯。2009年母亲节那天,我下夜班坐公交车到长春站,又倒了一次车到了铁北母亲的家。吃午饭时,母亲刚吃了几口,就冷不丁地把她碗里的饭一下子拨到我碗里了!我当时只觉得脑袋“嗡”的一下,下意识地感到不好。常言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母亲毕竟已是83岁高龄的老人了,吃得多少应该是她健康与否的晴雨表。可是,我只是问了母亲一句:“怎么吃得这么少?”见母亲低头不语,我也没再多问。母亲肯定是胃不舒服才吃不下饭的。都说母子连心,可是我这个儿子怎么就这么木讷呢?换一个人,自己母亲胃不好吃不下去饭,一定会尽快领着母亲到医院检查的。可我竟没心没肺,得过且过,没有把母亲的病当回事。这都是我这个当儿子的罪过啊!


  写到这里,我心里五味杂陈,眼泪也止不住地流下来。唉!都怨我这个儿子啊,母亲这两次胃不舒服,都让我赶上了。第一次是我发现母亲碗里的饭比平时少,母亲说“堵得慌”,我心里光寻思着不是好现象,却没给母亲买药。第二次是母亲刚吃几口饭就不吃了,把她碗里的饭拨到我碗里,我光是脑袋“嗡”的一下,下意识地感到不是好现象,却仍然没有任何行动,没领母亲去医院看病。这都是我最大的愧疚和自责。我今年60出头了,母亲的音容笑貌、我对母亲的种种不孝,将永远在我心中烙下印记,我的罪过感也永远刺痛着我愧疚和自责的心。


  我厌恶和憎恨我自己,干什么事都优柔寡断,即使心里明白,也说不出来,做得更少,尤其是对我母亲。我自己一顿饭不吃知道饿,自己有病知道去诊所或医院治疗,可我的母亲由胃病引起营养不良,引起低血压和贫血,以致浑身无力、冒虚汗、头晕,整天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难道我这个做儿子的眼睛瞎了吗?对母亲的这些症状没看见吗?我都不如我的大外甥。他曾领母亲去医院看过病,给母亲付医疗费。母亲过80岁寿诞时,也是我大外甥在酒店摆宴席为母亲庆祝生日。而我这个当儿子的竟然什么都没有为母亲做。我这辈子活得窝囊,活得惭愧啊!


  怨这怨那,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


  2009年6月,母亲不跟那后老伴儿过了,到我二妹子家去住了。记不清是7月初还是7月中旬了,我晚上给二妹子打电话询问母亲的近况,这才得知母亲半个月前就到她家去住了。我当时就生二妹子的气了,怪她事先没打电话告诉我。我想去看望母亲,就对二妹子说:“我过两天去看看妈。”二妹子在电话那边说:“妈挺好的,你不用来,打电话就行……”我听后心里就犯堵:光打电话,我能看见妈啊!可当时我这心里话憋在嗓子眼儿里,又没说出来,好像是敢怒不敢言似的。于是,我一拖再拖,今天拖到明天,明天拖到后天……到头来,直到母亲去世,我也没去二妹子家看望母亲。


  我这人比较怪,在心里反感谁,就会对谁敬而远之。现在想来,我真是追悔莫及。这都是因为我心胸狭窄,怨这怨那,没有个当哥的样儿。我跟自己的妹妹治啥气啊!我上她家是去看望母亲啊,管她愿意不愿意让我去呢!我没去看母亲,这都怨我自己,因为腿长在我身上啊!


  后来,母亲去世后,二妹子说:“妈说,我病成这样,我老儿子怎么不来看我呢?”二妹子啊,你怎么能这么说呢?你应该打电话告诉我啊!我没去看母亲,这让母亲心里多难过、多伤心啊!可是,这能怪二妹子吗?说一千道一万,还是我不孝,没能见母亲最后一面,都是我的错。


  母亲去世的前一天晚上,由于长期低血压和贫血,又不怎么吃饭,深夜上厕所时,站立不稳险些跌倒,二妹子忙过来扶起母亲。母亲是在凌晨3点被送到医院的,前后共输了800毫升血,血压才近乎平稳,可见母亲的贫血症状是多么严重!可是,由于母亲病情太重,即使血压近乎平稳了,也没能留住母亲。


  如今,母亲去世5年了。在这5年里,几乎每一天,我都像过电影似的想起母亲。想起母亲慈祥的面容,想起母亲操持家务的身影,想起母亲用铅笔画鱼、画花时我们儿女的喝彩声,想起母亲无精打采的倦态以及吃不下饭的痛苦表情……


  可怜的母亲啊,每当我想起你,我就悲痛哭泣。都怪我这个儿子不争气和无能为力,没有好好照顾你,忽视了你的病情,让你受了那么多苦。这天底下,哪有儿子眼见母亲有病,吃不下饭,摔跤……却不给母亲买药,也不领母亲上医院,木讷得像个傻子一样?想起母亲,我心中似万箭穿心般难过。对不起,母亲,都怪我,都怪我啊!


  我写此忏悔书,意欲要宣泄一下心中郁闷已久的愧疚和自责,本不想涉及其他家人,只谴责自己就算了。然而转念一想,我要实话实说,希望家人能理解我。

  

洪义



标签: 谴责 母亲

作者:喃喃 分类:亲人 浏览:1492 评论:0
留言列表
发表评论
来宾的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