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录 人谁无过 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

千万别说悔之晚矣,趁双亲还健在,尽情地去爱他们

  如果你想为父母买些好吃的,你就赶快出手;如果你想对父母说声“谢谢”或“对不起”,你就马上出口。因为,或许再过一刻,你和你的双亲,将永远失去快乐。 ———作者

  曾见安徽卫视有一则报道,一个叫程威的大学三年级学生,为了陪伴、照顾重病在床的母亲而休学了。 他说:“学习可以后补, 报恩无法可补。”这件事、这句话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开了我尘封的记忆,使我多年不敢面对的“悔”字,赤裸裸地呈现出来。所以,我就借助《新文化报》的“扪心”栏目,把心底的痛,拿出来晒晒……

我抱怨母亲看书耽误家务,伤了母亲的心

  我鄙视自己!我是个不孝的女儿,只为自己着想,不想母亲的感受,实在是太自私了! ———作者

  我看着这又脏又乱的样子,心里顿时火冒三丈。可我没对孩子们发火,却皱着眉头,对着母亲发了火:“妈,你怎么总看书?你也不是作家,需要总看书吗?”母亲二话没说,立马下地拿起笤帚就扫床、扫地、擦桌子、铺床单,默默地清理着。而我还在喋喋不休地唠叨:“……难怪我爹当初烧你的书……”

哥哥误入歧途,悔不该,我没把他拉回来

  经历过后,感悟多多,后悔已无济于事,我要做的是时时提醒自己,反省自己,把自己的过错铭刻于心。 ———作者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留下了各式各样的足迹,那些足迹印证着我们的成长。然而,每个人都避免不了犯错误。如果做不到反省,只会让自己错上加错,愈陷愈深。所以,我反省,对我的哥哥。


标签: 哥哥 歧途

作者:黑白世界 分类:亲人 浏览:1782 评论:0

愧对母亲:我们不是没时间,是没良心

  试问:母亲有福吗?福在哪里?命好吗?好在哪里?眼看着母亲古稀已逾,步履蹒跚,白发如雪,老泪纵横,我们五个儿女,却不能在她身边朝夕相伴,端茶送饭,欢声笑语,回忆从前。我的心有些凉,不敢设想我们的儿女将会比我们做得更好。 ———作者

 

标签: 母亲 良心

作者:黑白世界 分类:亲人 浏览:1456 评论:0

我的疏忽大意,让我痛失母亲

  在母亲去世后这五十多年里,悔恨和自责一直跟随着我。 ———作者

  1957年7月6日,是我年仅47岁的母亲去世的日子。为什么五十多年来,我对母亲的缅怀依旧呢?那是因为,若不是我的过失,母亲也许不会死。

为了报复爷爷,我给他做了一顿硬米饭

  那顿硬米饭,像是永远地留在了我的胃里,无法消化。 ———作者

  爷爷如果还在,应该是九十几岁高龄的老人了。在他离开的这几年里,步入不惑之年的我,才深深地体会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哀。我年少时对爷爷犯下的错,在不眠的暗夜里,像一只毒虫一样,啃噬着我苍凉的记忆。也许,那一次我犯的错,爷爷根本没有察觉;也许,爷爷认为我只是一时顽皮……

父亲,我没去看你最后一眼,你会怨我吗?

       每次去墓地看望父母,我都会深深地低下头,在墓前伫立良久。我希望父亲至死都没闭上的双眼,能在九天之上看到我。  ——作者

       走在大街上,经常会看到某个老人很像我的父亲。我追随他的身影,泪水会不自觉地溢出眼眶。直到旁边的行人用异样的眼光注视我时,我才赶紧找个人少的地方抹一阵眼泪。

为了女儿的出生,我没去见父亲最后一面

       父亲,儿子已写下遗嘱,死后让你的孙女们把我的骨灰撒到故乡的洮儿河里,我将和那日夜流淌着的河水一起,陪伴着你和母亲,直到永远。——作者

快到春节了,我到理发店理发。当听到店里反复播送《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时,我不由得潸然泪下,不能自已。理发师傅问我为什么这样悲伤,我一时无法回答。停了一会儿,我说:“说起来话长……”


为了1000多元钱,我六亲不认,深深伤害了亲大哥

       现在,我郑重地向我的大哥,向我的远亲近邻,说声“实在对不起”。——作者

我是农安县柴岗公社(乡)柴岗大队(村)赵家屯的农民,孩子们都在长春市工作,我和老伴每年冬天都会来孩子们的家里住上几个月。在此期间,我看到了《新文化报》的“扪心”栏目,里面的一篇篇忏悔录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于是,我也鼓起勇气,把憋在心里多年的话,借此栏目倾吐出来,郑重地向我的大哥道个歉。


一时疏忽酿成悲剧,我年迈的母亲惨遭横祸

我因办书店而疏于监护,痛失母亲,纵使挣下金山银山,又有什么意义呢? ——作者

宽平大桥,过去是我上电影城市场(菜市场,也卖水果、衣物等日常用品)的必经之地,如今却有12年之久没有光顾了。我宁可多绕段路,也不愿经过那个地方。那是让我悔恨终生的伤心地,我尽力躲着它,生怕触景生情……

标签: 母亲 悔恨

作者:喃喃 分类:亲人 浏览:1651 评论:0